2016年是国家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年,也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年。一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省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启“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奋发进取,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立的各项建设任务,学校竞争力全国排名进一步提升。
过去一年,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党委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省委教育工委向省委推荐的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学校荣获全球职教界最高荣誉——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在中国高职高专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江苏第一;被确定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教育部试点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项目试点学校;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蝉联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综合竞争力第一名;获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获评2016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之百强院校、江苏省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获批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项目、省教育厅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被列为国家级资源库项目等等。
一、把牢方向、总揽全局,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1.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委、省委教育工委补齐配强了学校领导班子,校内提拔1名正校职领导,增补了1名党委副书记和1名党委委员、副校长。省委第九巡视组对学校党委进行了专项巡视,紧扣“六项纪律”反馈16个问题,并提出21条整改意见。学校党委认真研究分析,分门别类处理,形成54条整改举措,并逐一落实整改要求。通过巡视整改,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突显,管党治党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落实,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
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一是成立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计划表。二是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深入开展4次专题党课和3次专题讨论,校领导班子成员到所在支部上党课16次,参加专题讨论28次,支部活动48次。三是开展全体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和党员干部“立家规、树家风”等系列活动,评选表彰“两学一做”十佳标兵和十佳标兵提名奖各10人。
3.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推进。一是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由原先的11个增加到17个,党支部由原来的44个增加到52个。制定《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实行二级学院(部、中心)党政正职分设,机关支部书记由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织党总支、党支部书记82人分三批次赴江西干部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了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三是严格党员发展和管理。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和“三审三上会”制度,全年共发展师生党员100人,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和党费收缴工作专项排查。四是开展党建评优和典型选树。探索实施二级单位党建集中述职考评,增设党建和思政工作考核单项优秀奖。在全省高校党建评优中,我校1人获评“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
4.干部队伍建设严实结合。一是做好干部集中换届。修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制定《中层干部聘任、选拔任用工作方案》,换届后的中层干部共有88人,其中提级聘任16人,新任干部19人,轮岗交流27人,干部轮岗交流率达到70%。二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制定《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办法》《中层领导干部任职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函询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干部教育管理。对35名新提任中层干部进行集中廉政谈话,并组织赴龙潭监狱开展警示教育。严格履行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委托省委组织部对16名提任中层正职的干部进行核查。
5.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加强。一是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组织了10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二是制定了年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二级学院(部、中心)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三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会两次专题研究思政工作,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挥党建和思政研究会功能,开展党建和思政研究成果评选。
6.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一是优秀师德典型引发热烈讨论。设立“刘凤云奖教基金”,广泛开展学习刘凤云老师先进事迹活动,《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中新网等1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二是对外宣传报道面广质高。全年共有电视电台报道10余次,报纸报道20余次,网络报道转载300余条,其中《南京日报》以“高职校出新招培养智慧型‘匠人’”为题刊登对我校的专访,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报道了我校党建工作的成效。三是宣传阵地建设卓有成效。学校官方微信“南工院发布”多次进入《中国青年报》榜单前列,获评“2016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之百强院校”。
二、系统设计、项目引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1.“十三五”顶层设计圆满完成。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通过实施“1688工程”,精准落实“八大行动计划”,最终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
2.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作为教育部、教育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诊改”工作)试点院校,学校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指导方案》和《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了学校“诊改”工作方案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3.国家产教融合项目成功获批。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合力打造的“江苏省现代机电技术公共实训基地”项目以江苏高职院校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立项。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第三工业中心)基建项目通过审批,设计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在18年底完成建设。同时,申报并获批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深度实训平台项目2个。
三、强化内涵、创新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专业内涵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制定了《专业设置调整与管理办法》,对全校专业进行了梳理,形成了17个专业群、47个专业的专业设置格局。二是优化一流专业建设体系。完成了一流专业阶段性验收和校内专业评估,筛选并初步确定了“十三五”重点打造的一流专业。三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被列为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我校现已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资源库,建设数量居江苏首位、全国前列。
2.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一是信息化教学竞赛取得突出,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和级别创新高;微课教学竞赛,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二是技能竞赛保持佳绩。连续九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三是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初显成效。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培养的首届93名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首届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36名学生顺利转入南京邮电大学学习。
3.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实施。一是完成了首次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二是完成人才培养数据状态平台填报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三是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成立学校新一届督学团。
4.智慧校园建设积极推进。一是完成了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省教育厅组织验收,建设成效获得专家组肯定。二是完成了智慧教室一期试点改造;毕博网络课程平台完成部署,正式上线。三是获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一是学生思政教育融入经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乐群”校训、“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年开展近千个主题活动,参与学生达3万余人次。二是精英人才培养成效明显。精英人才学校现有学员107名,100%的学员在校级竞赛和评优表彰中获奖,83%的学员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其中,王逸同学荣获“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6十大美德学生”和“2015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19名学生获评“校长奖章”、10名学生获评“南工院大学生年度人物”。三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力推进,1人荣获“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队伍立项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44篇。
2.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斐然。一是发挥“创盟”平台引领作用。举办创盟理事长会议暨第二届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承办了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6年年会“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分论坛”和“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展”。二是创新创业竞赛硕果累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2项、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3项,成绩均领跑全国高职院校;全国“发明杯”创新创业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17项,连续四年获全国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金奖、银奖各1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3.团学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基层团学工作成绩显著。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团总支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软件1521团支部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二是实践育人工作彰显特色。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再次被为省级“先进单位”。
4.招生就业再创新高。一是招生任务顺利完成。录取新生5072人,本科生240人,专科生4832人。普通高考江苏录取分数线为文科302分、理科301分,文科高出本三线20分,理科高出本三线36分;在八个省份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线。2016级新生实际报到4821人,报到率95.05%,为建校以来最高。二是就业质量稳中有升。截止2016年12月底, 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90%,协议就业率达96.82%,在全省高职院中名列前茅。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达3888元,比上届高出348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69.04%,比上届高出18个百分点。三是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现有入园项目20个,获得栖霞区优秀创业孵化载体奖励20万元,吸引风投基金70万元。
五、固本强基、精准施策,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
1.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一是蝉联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排名第一。江苏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取得了学校升格以来的历史突破;“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新增7人,是历年来获批最多,也是全省高职院校获批最多的院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新增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新增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新增4人。二是人才引培工作有效实施。全年共引进教职工31人,其中博士引进新增8人、副高职称引进新增2人。注重培养校内人才,博士培养新增4人,4人获批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2人获批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组织实施了3个国内团队研修项目;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合作,开展第一期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显著增强。7人晋升教授、13人晋升副教授,1人晋升研究员、2人晋升副研究员,1人晋升高级会计师。1人获评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评省教学名师。
2.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是调整了全校的机构设置,现有19个职能部门、13个教学单位和3个直属单位;根据新一轮岗位聘任方案,完成全员聘任和定岗定级工作,164名教职工完成晋级,其中二级教授晋级2人、三级教授晋级5人。二是提升教职工的收入待遇。发布2016版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落实改革性补贴政策,提租补贴提高了5%,新教工住房补贴提高2%;提高了雇员制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六、注重应用、强化服务,支撑发展的能力不断强化
1.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丰硕。一是科研成果有新突破。获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征文奖1项,第二届江苏省轻工业科学技术奖2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1项。二是科研项目有新增长。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3项,获批项目106项(其中市厅级以上48项),纵向科研到账309.8万元;横向项目立项39项,横向项目合同金额229.2万元。三是专利成果倍数增加。师生申请专利396项(发明专利94项),其中学生申请专利157项(发明专利38项);获得授权专利167项(发明专利42项),其中学生授权专利55项(发明专利19项),同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十二五”期间授权总量。其中,1项专利成果成功转让。
2.图书馆学术功能不断增强。一是新增馆藏数字化图书7.96万种,馆藏数字化图书总量达到19万种;二是续订及新增了中国知网、读秀、博看等适用性较强的数据库。
3.各类平台作用有效发挥。一是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当选为理事长单位。二是开展省轻工业科技奖评选,共评出科技奖45项,其中科学技术发明奖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9项。三是积极发挥科技园的功能,新建2个众创空间,3个众创空间成功通过省级备案;促进园区企业与二级学院对接,有1家企业与二级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4.社会培训任务超额完成。一是积极拓展社会培训项目,全年共51批次,总培训人数达到4.59万人次;技能鉴定7809人次。二是成人教育生源稳中有升,招生录取人数由2015年613人增加到752人,增加了22.7%。
七、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开放办学层次不断拓展
1.政校企合作全面展开。一是与栖霞区委宣传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艺术设计学院与六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30万元。二是新增了一批重点合作企业,与南京富士通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美国通用公司共建现代电气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项目,与通力电梯公司合作设立通力电梯培训中心,与无锡信捷电气公司合作设立运动控制实训中心,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华为-南工院数据中心实训基地”。三是做好重点校企合作项目的跟踪、落地,捷豹路虎卓越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中兴通信学院在技能大赛、教学建设、职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学校重要支持。
2.国际合作交流步伐加大。一是积极实践“走出去”项目。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合作共建赞比亚能力学院机电分院,选派了5名教师赴赞比亚开展为期3个月的员工培训,受到各方一致好评。二是更大力度招生留学生。牵头中缅职教留学生合作项目,缅方每年选送200名学生来华留学。截止2016年底,我校留学生在校生人数达到114人。三是推进中德合作项目。完成机电一体化、维修电工、汽车机电工三个专业AHK证书考试工作。四是做好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秘书处工作,牵头编制《全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八、重心下移、责任到底,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1.校园安全稳定切实保障。一是成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编制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安全隐患排查精细化,重点加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工地安全的排查和整治。三是开展专题消防知识讲座3场、消防安全演习8场。
2.财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办学资金较大幅度增长。全年收入3.36亿元,较上年增长4.72%,收入创历史新高;偿还银行借款1500万元,银行借款下降至6500万元。二是成立学校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强化预决算管理、规范预算调整。三是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全年招标总量86项,预算金额5028万元,实际成交金额4240万元,节约资金788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15.7%。
3.资源配置持续优化。一是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完成大型教学实训设备波音737大飞机招标、采购工作。二是科学配置办公和教学实训资源。结合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完成办公用房的调整,制定了二级学院(部、中心)教学实训用房调整方案。三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完成全校性资产清查工作。
4.基本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一是积极推进重点基建项目。总建筑面积7219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即将完工;初步完成了206套、总建筑面积10065平方米的青年教师公租房建设。二是顺利完成校内改造项目,包括B组团出新改造、C组团部分宿舍和楼道墙面出新,以及篮球场场面改造、第二食堂外雨、污水改造和老田径场围栏出新等项目。
5.后勤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一是加强校舍房产管理,配合秦淮区政府完成了中山东路532号2栋危旧房征收工作。二是加强水电气能耗回收。全年学校水电气共消耗889.1万元,回收481.6万元,回收率为56.54%。三是加强餐厅管理监督。全面实施7S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积极营造餐厅育人文化。
6.群众性活动积极开展。一是调整了二级关工委的机构设置,做好届中替补选举,增补分会主席、副主席、委员16人。二是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召开三届四次教代会,收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意见和意见。三是开展健步走、陶艺亲子活动、教职工文艺汇演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开展职工大病互助、困难补助以及各类慰问70余人次,共计36300元。四是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发放会员节日慰问品和生日蛋糕券。
七、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过去的一年,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这所百年名校的品牌效应在不断扩大,学校发展的成果也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内涵建设方面有竞争力的指标增量明显。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要想成为“江苏高职高原上高峰”,我们在不少方面还有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还需要进一步凝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压力还会继续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科技服务服务地区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品牌还需要更加突出;校院两级管理需要进一步地深入推进;招生工作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这些都是影响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汇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发挥我们的主人翁意识,扬长避短、开拓创新,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新的动力。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将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内涵为核心,以优质校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稳定为保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砥砺奋进,从严管党治党、依法办学治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在学校事业发展宏伟征程中不断续写新的辉煌。